百姓谁不爱好官?做个好官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
《开封府题名记》是开封博物馆的一块镇馆之宝,上面题写了北宋时期183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唯独第93任知府包拯的名字不见踪迹。原来,后人为表达爱戴之情,常用手指抚摸,居然被磨掉了。为何包拯能独享殊荣?有人会说,是因为包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殊不知,这183位知府,无一人因贪腐被罢官。
据考证,包拯任开封知府仅1年零3个月,但却干成了两件大事:改革诉讼制度,纠治府吏借机敲诈勒索百姓的歪风;疏浚惠民河,方便水上交通造福沿岸百姓。没有强烈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恐怕一件事都难做好;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干成两件大事,另外182名知府恐怕也难有出其之右者。
既干净又干事,一个封建官吏尚且能够如此,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两者兼具。然而,在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下,有的人不会干事了,甚至拿干净做“挡箭牌”,不思进取、为官不为,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的消极心理,为官不思责,在位不尽责;安于守摊子,凡事随大流;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这样的党员干部,说穿了就是缺乏担当。
干净与干事,犹如担当的一体两面。一个真正想干事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而一个有担当的人,也必然不畏困难、奋勇向前,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那些在干净与干事之间挑来拣去的人,终将是一头沉的扁担,重心不稳、踉踉跄跄,不仅挑不好,也很难走得远,迟早要栽跟头。
在干部队伍中,那些既干净又干事的人,个个是担当有为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不准儿子“看白戏”,却带领兰考人民栽下了防风固沙的一片泡桐;优秀村官沈浩,租住20平方米的简陋平房,却带领村民种下了致富奔小康的400多亩葡萄园……他们既廉又勤的行动,用事实说明干净和干事,不但不存在任何矛盾,而且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谏院题名记》中说,题名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人“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意思是做官要有荣誉感、责任感,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否则就可能遗臭万年。随着社会发展,石碑题名已经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史馆留名、网络留名。但不管形式怎么变化,共产党人为民务实的担当不能变。唯有如此,共产党员的好口碑才能世代延续,党的事业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郑堰坡)
©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厦门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 130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