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假期的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厦纺幼儿园操场上人头攒动,该区区委政法委应急处突大队副大队长杨水发正在以跪姿向周边群众演示心肺复苏技巧。每完成一个动作,他就下意识仰头环视,一发现不理解的眼神,他便耐心地再演示一遍。
2012年8月,22岁的杨水发从部队退伍加入了应急处突大队。他主动适应急难险重任务需求,认真学习应急处置专业知识,在练就一身过硬本领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急救公益培训,让安全意识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杨水发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个荣誉称号。
厦门北站是厦门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旅客在此往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水发带队参加厦门北站疫情防控中的应急处突工作。不久前,一名来自中风险地区且近期曾感染过新冠肺炎的旅客,出站后拒不按照防控政策要求接受隔离。多滞留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杨水发迅速赶到现场,按照处置预案向旅客解读防控政策,做思想工作,并告知其危害后果。但这名旅客情绪十分激动,不仅拒绝前往隔离点,还拿起行李要强行出站。见此情形,杨水发果断将其带离。去往隔离酒店的路上,杨水发耐心地做该旅客的思想工作,他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表示愿意接受隔离。
除了疫情防控中的应急处突,杨水发的工作还包括抢险救灾、重大工程保障、重大活动安保、维护社会治安等,每一项都容不得半点疏忽。平日没出勤时,他就拉着同事们做业务推演,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细化处置预案,并开展针对性演练,确保关键时刻顶得上去。
在同事们眼中,杨水发是个全能人才,对水上救生、应急救护、器材操作、防暴战术等业务样样精通、样样过硬。但杨水发说,刚成为应急处突队员时他连游泳都不会,在处置一起群众跳水险情时,还差点因此丧命。那时正值寒冬,眼看着有一名群众即将被水淹没,紧急情况下,杨水发来不及多想就纵身入水。救起被冻得快要低温休克的群众后,杨水发也累得趴在岸边。回想起这事,杨水发仍有些后怕:“当时的水如果再深一些,可能我们就都上不来了。”事后,杨水发主动学习游泳,把自己练成了游泳健将,还成了一名水上安全救生员。
抢险救援是应急处突大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灾情发生时,他们往往是开到一线的第一支队伍。有一次,在解救被洪涝围困群众时,杨水发所带领的应急小队超过半数“挂彩”,有的被铁皮割伤,有的被钢钉扎伤,有的被水中杂物绊倒摔伤,当时大家都没有太在意,水一冲、胶布一缠就接着干活,结果不少人后来出现了伤口感染等问题,杨水发看在眼里,又着急又心疼。
杨水发发现,由于作业环境复杂,队员们常会意外受伤,被救援群众也常会因突发伤病面临危险。因此当应急处突大队与厦门市红十字会共建开展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后,杨水发第一个报名。靠着一股钻劲,他不仅顺利拿下应急救护证,还代表厦门市参加福建省第三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夺得个人、团体一等奖。在杨水发的带领下,应急处突大队全员都获得了应急救护师资证。
系统的学习,让杨水发对应急救援有了更深的理解:防重于救,只有根植安全意识,让群众更多地掌握安全救护技能,才能真正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于是杨水发带着一批经过培训的队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向广大群众宣传应急救护知识,让大家在遇到生命危险时能够自救或者互救。这项公益活动至今已开展了四百余场,成千上万辖区群众从中受益。
除了承担应急处突业务工作,杨水发还担任所在党支部的纪检委员,这让他有更多的机会从廉政视角看待本职工作。
在带队参与超限超载运输问题整治过程中,杨水发曾在凌晨两点接到队员电话:“一名超载运石车辆司机被拦下后掏出大量现金,意图向队员行贿。”当时杨水发吓出一身冷汗:“查车时间多在深夜,地点又多在区域交界的偏远地带,若有人一时糊涂收了钱,后果不堪设想。”
“我马上到。”挂上电话,杨水发立即赶到现场对超载车辆司机进行了批评,并安排多名队员跟车督促其到过磅点接受处置。随后,杨水发在全员会议上通报了这件事,对执勤队员进行表扬,同时也给大家“约法三章”:只要是出任务,就要全程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不得接受礼品礼金和相关人员宴请;单位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发现徇私枉法问题一律从严查处。
应急处突大队成员多属编外,人员流动较大,却又承担着重要的应急处突职责。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廉洁风险,杨水发经常组织队员们上廉政教育课、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视频,带领大家学习纪律和法律,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他还从工作规范入手,把廉洁纪律融入应急处突大队日常管理规定当中,并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得益于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杨水发带领队员们查处了上百台超限超载车辆,均未发生违纪违法问题。
©中共厦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厦门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 13011616